Page 3 - 2021GFT_vol01
P. 3

而且,在社會、教育的層面,於《論語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導他「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」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「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」的一段中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並反問宰我「是否有三年之愛回報父母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說道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」?又問他「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」(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」,即父母剛去世若吃喝如常,你的心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論語•學而),即指對父母盡孝之人中必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嗎?但是,宰我仍不反省、悔改,孔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罪犯,也就是提倡孝道有其安定人心,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罵他「不仁」。從此對話中,可瞭解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繫社會治安的功能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所重者並非孝順之禮,而是對父母之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,這是吾人的孝道實踐所應深思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. 孔子論「孝」的爭議之處與當代新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.結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前所述,孔子對「孝」的談論也遭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 題 文 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許多質疑。首先,是「不遠遊」的問題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永恆、絕對的,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里仁〉篇中說「父母在,不遠遊。遊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便是禽獸亦會捨生保護幼兒,這在自然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孔子論「孝」的現代詮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方」,這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,的確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比皆是,且是令人動容的。但是,僅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可能的,我們無論是旅遊、工作、求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類會有回報父母之心,故可說「孝」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都要走遍世界各地。所以,此段教導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根本。在人類歷史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 / 台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副教授      陳佳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詮釋為要多向父母報告生活的動態,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以儒家為中心的華人文化對此德行最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時請安、關心即可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重,對孝道的闡釋亦最深刻。因此,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文化實把握了天理的最核心內容。雖然
         一.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內心之情。再者,提示了要留意父母的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有一段話亦值得討論,孔子說「父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此德目於當代遭遇許多挑戰與質疑,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體健康,如說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觀其志;父沒,觀其行;三年無改於父
               孝道是華人文化中最高且根本之德,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必須知道外在的「孝行」雖是可以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」(論語•里仁),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道,可謂孝矣」(論語•學而),好像子
         至今日卻已到了被漠視的地步,其原因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變的,但內在的「孝心」卻是永恆、絕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今「新冠肺炎」流行的時代,有許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女要完全服從父母的意志而行。但是,若
         三:第一、被視為不合時宜,陷於威權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、不變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獨居長者染疫,子女的實在應常常關心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看《論語》的另一處,卻說「事父母
         義;第二、當代的資本主義社會,以為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並催促父母去打疫苗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
         倡孝道無法創造經濟的價值;第三、知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」(論語•里仁),這是指父母若有過錯,
         技能教育優先,教育當局不重視人格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者,儒家中的「孝」與「悌」是合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女也要委婉地勸諫,以防止父母犯錯。
         。針對以上種種謬誤,本文即欲針對《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言之,即吾人除了在「縱」的層面直接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於父母的心意,孔子採取兩面的解釋,
         語》中孔子論「孝」的部分,進行討論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奉父母盡孝之外,還要能在「橫」的面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表示作為人子不須「愚孝」。對於自己
         現代詮釋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友愛兄弟,在社會做到為他人付出,以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生涯規劃,年輕人應當要立定自己的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立理想的人際關係。因此,對孔門中的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標,若與父母的盼望不同,也應與父母溝
         二.孝道的實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閔子騫,孔子是稱讚「孝哉閔子騫!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以獲得支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」,即指在人格上
                   孔子對於孝道有細微、深刻的教示,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能得到兄弟及鄰人的肯定。另外,華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而言之,孔子的教導並不僵固於教條
         先在態度方面,強調一種恭敬之心,故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孝道也不僅止於父母,而是往上溯及祖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、禮數,而是在於內心之情,在《論語》
         〈為政〉篇說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母、曾祖父母,進而達至逝去的祖先,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〈陽貨〉篇對「三年之喪」的對話中,
         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」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為政〉篇即說道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可顯出孝道的核心精神。當弟子宰我提
         且又說道「色難。有事弟子服其勞,有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禮,祭之以禮」,這就是儒家文化中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對為父母守喪三年之禮的質疑時,孔子
         食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」,表示孝順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要的孝親、敬祖傳統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直接答覆他「禮」層面的事宜,而是開
         不在於外在的奉養父母,重點在對父母的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